跳到主要內容

【跨年旅行】狂吃之旅

蔡先生一句“第一次在旅行中跨年呢!”加办臺証的小風波令我紧張了起來,還騙我一大早起了床,哈哈……
一個多小時左右到達臺南機場,軍機民航兩用的小機場,要用人工导航呢!坐的士不用30分鐘就到達Birdeye garden民宿,一樓是咖啡屋,在咖啡屋稍等了一會才checkin,工作人員提供了地圖,還熱情的講解。房間很寬敞,兩張大双人床,還有個大阳台。宿的工作人員建議我們坐的士去林百貨,哈哈……喜歡到處走的蔡先生帶我展開狂吃之旅……
   蔡先生說臺南是歷史古都,有很多古老的建築物,探尋老街的第一站見有個小店舖坐了很多人,吃着一些好像滷水的拼盘,我們叫了個芥麦湯面、菠菜湯面,夾了鴨血糯米糕、好像獅子狗的東東、可是鴨肾的東西做拼盘味道不錯,彈牙的面清清的面湯。
一到點蔡先生就會想念咖啡,沿着街道前進十字路口位有間飲料店,叫了杯招牌熱咖啡、一杯杏仁奶茶、豆花似加上又香又滑奶茶我兩三下就喝光光了都是超大杯的。“狐狸尾巴”蔡先生說。我一看,是吔這店名真有趣。哈哈……
  去孔廟要經過一條商業街,路口的黑輪小店人頭湧湧往裡走小巷子兩側有很多小店、路邊攤,賣的東西很雜,小吃、盆栽、手創首飾、手袋、帽子、天然的干花干果實裝飾品……走到尽頭過了馬路就到了。

孔廟的城牆是舊舊的赤紅色,寺廟并不大,参觀的人到很多,還有一班樂隊唱着跟孔廟很不和的歌曲。我們爬了爬文昌閣,三层而,以為有門就可以進,“不能从這進,這是出口”工人員叫住我們哈哈……上文昌閣的陡峭木樓梯可窄了,只能過一個人,上下都要等。
就當散散步,我們逛了逛就朝林百貨出發,排了一下小队進了這五层樓的古建築,裡外都是復古的風采,白色的天花板、方磚地板、木質裝潢、木質櫥櫃、早期的南台灣第一座電梯……一樓全是本地風味吃的商品,蔡先生选了包薑黃麵,放入購物袋我們爬樓梯上的二樓。二樓的碗、茶壺、茶杯、手表、小裝飾品、手工布袋……我沒多大興趣轉了一圈上了三樓,三樓是賣時尚、潮流的商品、男女都有,我買了頂帽子,蔡先生帮我选了條小圍巾,再往前走點隨手拿了一條白色長裙,“這款式跟你哪條一個樣,全世界款式差不多呀!”哈哈……接著步上了四樓,這层是懷旧的文化類商品,一旁有個咖啡廳和電視介紹林百貨的歷史,在這选了幾張明信片。五樓露天的,我喜歡!橘的露天平台有間褐色的小天台屋穿過小屋見到有個露天的小神社呢!還有一面牆上有彈痕旁邊有個階梯入口暫停開放参觀。
  離開林百貨蔡先生帶我去吃林員肉圓,一路走來這台南的街道到處都是陷阱,一高一低的。店裡挺多人的生意好的找個位坐都挺难,圓圓的肉圓外皮像粉果餡裡有豬肉、笋,可以淋上點辣汁蒜泥汁吃。這附近很繁華人也特多,“屈臣氏”哈哈可以買面膜了,店裡超熱,買好馬上走人去夜市。
去夜市的路挺遠的我也不知走了多久,沒方向感的我跟着蔡先生就好,攤位多人也很多,小吃、服飾、精品、首飾、娱樂……露天的花園夜市人多到只能跟着人群慢慢前進,排骨酥、炸雞、臭豆腐、蚵仔煎、地瓜球、五花肉卷、鴨血、咖哩飯、冬瓜茶、牛奶香芋……吃的喝的五花八門。
我們吃了胡椒餅、麻椒雞排、炭燒五花肉。晩上挺冷的,回去的路上在路邊的小店叫了辣椒雞煲,嘩!喝着熱騰騰的雞好暖和!吃的飽飽的我們穿過馬路走進一條小巷子裡,遠遠看到有新光三越,朝着三越走見到沿路的廟宇晚上也開放,陰森恐怖,嚇人!去到繁華地段蔡先生陪我狂買面膜,哈哈……
本來是想去倒數的,腳有些累的我寧願跟老公喝喝啤酒洗個熱水澡在民宿迎接新的一年,太幸福了。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由40C到﹣10C】11月仰光 12月極光

所以說,凡是沒有期望,就沒有失望,而且一旦本來打定輸數的計劃成真了,那種意外驚喜可以讓你覺得活在世上不枉此生。聽說今年冬季太陽黑子的活動,是唔知幾多億萬年以來最勁的時間,說得上是有今生冇來世。所以我跟大夥兒花盡畢生積蓄走進北極圈,捱冷捱眼瞓,包車追逐那虛無縹緲話來就來話走就走的北極光。結果確是沒有白費辛苦工作數十年的收入,眼前的青光,就是人生成就,就是死得眼閉的回報。 不過咁,圖片有時是會騙人的,即使不能算是說謊,也算是誤導。那個寒風凛凛的晚上,漆黑一片,除了繁星點點,甚麼都是烏黑無光,就連那幾抹青光其實也不過是淺淡得若隱若現的浮光,那裹有照片所顯示的鮮明。只是人眼不如CCD,在慢快門大光圈高ISO的無敵大曝光效果下,黑夜幾乎變成白晝,藍天竟然再現 ﹣ 那時差不多是午夜時分呢! 相比之下,五星酒店在淡季也貴到每晚千七元的仰光,就完全物非所值了。 金碧輝煌的大金寺沒錯是引人入勝的,無論遠眺近觀,在寺旁繞圈散步,或者入夜後仰望其金光璀璨,都是一種享受。 然而,人工堆砌的浮華,又怎及得上鬼斧神工的大自然現象? 儘管如此,小雞腳還是很佩服緬甸人的虔誠,即使人們多麼貧乏,還是會不斷向大金寺捐獻,讓金封終年黃金閃耀,金光從沒一刻暗淡過。

【由40C到﹣10C】勇武的象 悶爆的狗

先說這頭在Rovaniemi看見的傻狗, 招待遊客的雪橇犬場,把不同年齡與性別的狗分隔,牠們的活動範圍不大,即使是養在籠外的,也被綁上鐵鏈。聽說牠們很好動,因此每當可被選中拉動雪橇時,特別興奮。這是篇造出來教旅客玩得問心無愧的謊言。 牠們打從被圈一天起,已經沒有選擇,要麼被關在籠內,要麽乖乖的服侍客人替場主掙錢。 所以這頭憑欄犬才會一反常態馬騮上身爬上圍欄爭取主人注意,爭取天生下來已經失去了的半點自由 ﹣ 在有限的雪地上奔跑,總好過悶悶的屈在冰冷的鐵籠內。 我們還光顧了糜鹿場,超初看見有糜鹿脫掉了一隻角,以為牠們打架,原來是牠們每年都會新陳代謝,自動脫角一次。 北歐看到的動物,健康狀況都比緬甸好得多。但是我懷疑,動物在緬甸活得比較開心,比較有尊嚴。 譬如白象。仰光白象園本來有三隻白象,其中一隻被暫時獨立隔離了。據說是因為牠早前出巡時發癲,用象牙刺斃了打理牠的象伕。緬甸是佛教國家,否則那頭惡象早已槍決了。 緬甸街頭有許多流浪貓狗,全部都骨瘦如柴,但牠們都沒有被虐待的憂慮。佛教徒對小生命都相當尊敬,不少流浪狗都有人餵飼,而且不會被人類以各種美麗藉口利用圖利,可以自由生活,只是當地實在貧乏,肥貓肥狗都不可能在街頭碰見,